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5.3%。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4%。全国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248654亿元,同比增长2.8%;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,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.6%。分领域看,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.6%,制造业投资增长7.5%,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.2%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,同比增长5.0%,比一季度加快0.4个百分点。
主要观点
上半年经济整体表现符合预期,二季度GDP同比增速虽然较一季度有所减缓,但是上半年GDP实现5.3%的增长,增速超过5%的全年增长目标。因此虽然市场上对7月底政治局会议存在乐观预期,但考虑到经济数据的韧性以及8月份中美关税缓冲期结束等因素,年中政策转向的必要性不算很大。
工业生产: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4%,超预期回升,主要得益于全球经济景气度回升、中美关税缓冲期下的 “抢出口” 及转口贸易增长。下半年受中美关税缓冲期结束、特朗普加征关税威胁、“反内卷” 政策下行业去产能等影响,工业生产或放缓,面临内外部压制。
固定资产投资: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延续高位回落,基建、制造业、房地产投资全面下行。制造业投资受关税不确定性影响,信心及民间投资动能减弱;基建虽回落但仍是主要支撑,资金端受政府债发行前置、化债因素等制约,若新增财政额度,或迎来政策窗口期;房地产投资持续下行,但市场呈现结构化特征,城市更新等新模式或打开需求端政策空间。
社会消费:6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4.8%,增速下滑受 “618” 前置、以旧换新补贴节奏及能源价格上涨拖累,餐饮收入增速显著下滑或与外卖平台竞争补贴有关;下半年国补资金仍有支撑,但受基数效应影响,存在向下波动风险。
国内生产总值
上半年GDP同比增速录得5.3%,明显好于去年同期。在上半年关税政策反复的背景之下,中国经济保持相对韧性,虽然下半年贸易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,预计中国仍然有望延续阶段性缓和。但二季度名义GDP表现弱于一季度,录得3.9%,名义GDP的弱势表明当前价格的低位螺旋下行仍未结束,也印证了财经委会议中提到“反内卷”的重要性,从供给端和重点行业角度推进执行。展望下半年,考虑到上半年实际GDP表现较好,尽管全年GDP走势预计呈现“L”型,但目前来看实现全年5%的目标难度不大,因此虽然市场上对7月底政治局会议存在乐观预期,但考虑到经济数据的韧性以及8月份中美关税缓冲期结束等因素,年中政策转向的必要性不算很大,对于宽松政策的预期建议放在四季度初可能召开的四中全会上。
具体数据: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5.3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31172亿元,同比增长3.7%;第二产业增加值239050亿元,增长5.3%;第三产业增加值390314亿元,增长5.5%。分季度看,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.4%,二季度增长5.2%。从环比看,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.1%。
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数据分析
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6.4%,结束了连续三个月的下行实现超预期回升。工业生产的超预期回升主要受到出口强劲的影响,一方面由于全球经济景气度重回扩张区间,6月全球PMI回升了0.8个百分点到50.3,中美欧英等国均有不同幅度改善,另一方面关税政策反复之下的“抢出口”效应仍在延续,中美90天的缓冲期使得美国进货商今年的“圣诞备货”或前移至6-7月,6月至美西、美东航线的CCFI环比分别大涨,此外转口贸易增速亦边际上行,综合作用之下对工业增加值同比形成支撑。展望下半年,8月12日中美关税缓冲期结束,近期特朗普与其他国家开始谈判,重提8月1日大规模加征关税威胁,此外8月1日起将对进口铜征收50%的关税,下半年出口端不确定性仍然较强。而内部方面,“反内卷”政策恐陆续出台,相关行业去产能是必然趋势,因此工业生产极有可能迎来放缓,下半年工业生产面临内外部共同压制。
具体数据:上半年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4%。分三大门类看,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0%,制造业增长7.0%,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.9%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.2%,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.5%,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.8和3.1个百分点。分经济类型看,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.2%;股份制企业增长6.9%,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4.3%;私营企业增长6.7%。
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分析
与生产端不同,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端延续了年初以来高位稳定回落的势头,基建、制造业及房地产投资增速全面下行。受到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,制造业投资信心有所回落,民间投资动能明显减弱,电子设备、专用设备、化学制品等行业增速明显放缓。而基建投资虽然也有所回落,但仍为投资端的主要支撑项。6月广义基建投资增速下降至5.3%,公共事业及公共设施两大板块存在拖累,但交通仓储板块投资增速表现较好,整体来看存在韧性。从资金端来看,今年政府债发行前置,考虑到化债因素之后对实体经济实际拉动作用有限,且中央主导的投资较地方主导的基建相对稳定。三季度是地方债到期高峰,并且用于建设的地方债通常在二、三季度发行,如果地方债和国债仍保持前五个月的净融资强度,8月可能会到达额度上限,通过沥青开工率以及当前项目金额来看,“稳基建”的重要性依然较高,因此基建项目建设意愿并未减弱,若新的财政额度及时增加,到时便存在新一轮的政策窗口期。
具体数据:上半年,全国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248654亿元,同比增长2.8%;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,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.6%。分领域看,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.6%,制造业投资增长7.5%,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.2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.5%,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.2%,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.1%。
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分析
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,一方面房地产投资增速较去年进一步下降,地产下行周期仍未结束,但另一方面,竣工面积、商品房销售以及住宅价格指数等方面较去年存在明显改善,房地产市场当前呈现明显的结构化特征,现房和二手房销售要明显强于期房,前期房地产暴雷、房企信用受损等因素的影响下,当前房地产需求刺激政策与整体提产销售“脱敏”,进而导致房企回款依旧困难。但往后看,近期政策提出城市更新概念,强调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,城市更新与城市群中长期主线明确,配套制度或陆续出台,需求端政策可能面临进一步打开的空间。
具体数据:1-6月份,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6658亿元,同比下降11.2%;其中,住宅投资35770亿元,下降10.4%。1-6月份,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633321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9.1%。其中,住宅施工面积441240万平方米,下降9.4%。房屋新开工面积30364万平方米,下降20.0%。其中,住宅新开工面积22288万平方米,下降19.6%。房屋竣工面积22567万平方米,下降14.8%。其中,住宅竣工面积16266万平方米,下降15.5%。
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分析
6月当月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.8%,较上月有所回落,环比变化大致相当。6月消费端增速的下滑一方面由于“618”年终购物节前置效应的影响,另一方面也是以旧换新补贴节奏上的把控,家电、汽车等政策倾斜较强的品类涨幅较大,地缘波动带动能源类价格输入性上涨,石油及制品类形成主要拖累。值得一提的是,6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速出现显著下滑,除政策、统计口径影响之外,可能与外卖平台竞争补贴等因素有关。展望下半年,国补剩余资金预计仍将对消费形成一定支撑,但是伴随着基数效应的影响,下半年仍有向下波动的风险。
具体数据:上半年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,同比增长5.0%,比一季度加快0.4个百分点。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,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13050亿元,同比增长5.0%;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2409亿元,增长4.9%。按消费类型分,商品零售额217978亿元,增长5.1%;餐饮收入27480亿元,增长4.3%。
写作日期:2025年7月15日
分析师
复制配资之家官网
灵菲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